親愛的球迷朋友您好:
感謝您撥冗參加本次的研討會,為配合立法院相關安全秩序措施,到場的朋友除需攜帶身分證明文件外(如身分證、駕照),煩請於下午一點半前到達,由中山南路一號立法院正門進入,門口現場會有主辦單位工作人員協助相關事宜。
在痞客邦官網有本次振興棒運研討會流程大綱http://baseballalive.pixnet.net/blog/post/3247440,其他與會細節若有疑問,煩請寄信給我們,我們會在最快的時間給您答覆。
球迷凍未條行動聯盟 全體義工 感謝您的參與
少棒、青少棒教練難道一定要科班出身?大家習慣稱呼台中市向上青少棒隊助理教練張秉程是「送行者教練」,他就不是科班出身,但對棒球的熱誠有目共睹,也是棒球「社區化」最好的例子。
張秉程上午的正職是「禮儀師」,球員們習慣以日本電影「送行者」裡的角色,稱他「送行者教練」,他平常打乙組棒球,現在每天下午,他是向上青少棒的助理教練。
張秉程殯葬業工作一清早開始,中午後相對空閒,他憑著熱情,在向上青少棒見習幫忙1年,今年起擔任助理教練以及每周1天的值夜,值夜這天晚上,還幫忙學生複習功課。
擔任見習教練至今,他常常和向上青少棒教練江政泉借棒球訓練的日文書研究訓練法。
他因為「禮儀師」的工作,常接觸生死,他是球隊裡的活教材,遇到球員頑劣、想當球隊「大哥」,他說:「我只會告訴這些孩子,『大哥只有兩個下場,一個是去監獄蹲,一個是躺在我面前』。」
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「心靈投手」,主角丹尼斯奎德演的是曾登上美國職棒光芒隊前身、魔鬼魚隊大聯盟的投手莫里斯(Jim Morris)的故事。
他是德州鄉下一所中學的自然科學老師,他是學生棒球隊教練,也自己轉任球員,1999到2000年在魔鬼魚留下防禦率4.80成績。
棒球要降低依賴傳統科班出身教練的比例,才是「社區化」,也才是讓「國球」解套的方法,向上青少棒教練江政泉說:「美、日職棒選手是體育科系的比例只占1、2%,台灣幾乎是百分之百。」
選手出身的教練就一定出高徒?
剛結束的諸羅山杯少棒,屏東富田國小應該好好問問冠軍富田少棒教練王子燦,為何讓小投手王聖文在5天比賽期間天天上場投球,又為何在27日「一日三戰」,讓身高140公分、體重30公斤的王聖文一天就投了19.2局?富田少棒成軍3年來一個冠軍重要?還是王聖文的手臂重要?
張秉程、莫里斯的例子證明,並不見得都是運動科班出身才能當選手,更不一定是「選手底」,才能做基層少棒、青少棒教練。